 | 白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,其餘分佈於雲南各地、貴州省畢節地區及四川涼山州。人口160萬(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)。白族自稱“白夥”、“白尼”、“白子”等,漢語意為“白人”。1956年,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白族。 白族有本民族語言,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。漢文自古以來一直為白族群眾通用。信仰佛教。白族有悠久的文化傳統,《創世紀》、《火燒松明樓》、《望夫雲》等許多優美動人的傳說故事,一直流傳至今,不少被編入戲劇上演。白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從事農業生產,善種水稻。大理雪梨、賓川桔柑都是馳名中外的特產。自治州大理已發展成為滇西重要的輕工業城市。白族的傳統節日很多,已有上千年歷史的“三月街”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,現被定名為“三月街民族節”。另外還有“火把節”(又稱星回節)等民族節日。 白族禮儀主要有:對客人,無論是否認識都熱情接待。凡客人光臨,必以“三道茶”侍奉。三道茶是白族最講究的茶禮,即斟茶三道:第一道為純烤茶,第二道加入核桃片、乳扇和紅糖,第三道加入蜂蜜和幾粒花椒。因而具有一苦、二甜、三回味的特點。進餐時,老人客人坐上首,晚輩依次坐兩旁或下首,並隨時要為長輩和客人添飯加湯,熱情侍候。
白族服飾靚麗瀟灑,民族特色鮮明。白族崇尚白色,以白色衣服為重。男子喜歡纏白色或藍色包頭,穿白色對襟上衣,外套黑領褂,下穿寬桶褲,繫拖鬚褲帶,有的還佩戴繡有美麗圖案的掛包。享有“金花”美譽的白族婦女服飾更色澤鮮美,絢麗多彩,多穿白上衣,紅坎肩或是淺藍色上衣配絲絨黑坎肩,右衽結鈕處掛“三鬚”、“五鬚”的銀飾,腰間繫繡花飄帶,上面多用黑軟線繡蝴蝶、蜜蜂等圖案,下穿藍色寬褲,腳穿繡花“白節鞋”。手上喜戴紐絲銀鐲、戒指。 已婚婦女梳髮髻,未婚少女則垂辮或盤辮於頂,有的則用紅頭繩纏繞著髮辮下的花頭巾,露出側邊飄動的雪白纓穗,點染出白族少女頭包布和髮型所獨有的風韻。 |
|
顯示 1 到 1 (共 1 個商品) |
總頁數: 1 |
 | WMZ-XBL-BZ-01 | 三個尺碼 | US$108.00 |
|
顯示 1 到 1 (共 1 個商品) |
總頁數: 1 |
|